熊孩子误吞10克金豆6天后排出
导读:10月27日,江苏昆山一位妈“寻金经历”,让50万网友笑着捏了把汗——11岁儿子把妈妈刚买的10克金豆当“玩具”吞了,折腾6天后终于“完璧归赵”,而她这几天的“特殊叮嘱”,成了评论区的
10月27日,江苏昆山一位妈“寻金经历”,让50万网友笑着捏了把汗——11岁儿子把妈妈刚买的10克金豆当“玩具”吞了,折腾6天后终于“完璧归赵”,而她这几天的“特殊叮嘱”,成了评论区的“快乐源泉”。
事情得从两周前说起。10月17日,纪女士花万元网购了颗10克重的金豆子,打算当作“理财小目标”存着。22日快递刚到,儿子就凑过来“帮妈妈拆包裹”,可等她在阳台洗完衣服回来,就听见房间里传来哭声:“妈妈我要死了!我把金子吞下去了!”
“我一开始以为他闹着玩,直到看见空盒子和他发红的眼睛,才慌了神。”纪女士说,想起侄女小时候吞过硬币,医生说“能拉出来”,她又赶紧搜了下“误吞金子怎么办”——网上都说“黄金稳定,不会消化”,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。
接下来的5天,纪女士的生活多了项“固定任务”:每天守着儿子的大便“扒拉”,就盼着能看见那抹金黄。更搞笑的是,她每天出门前都要反复唠叨:“不许在外面拉屎!这屎比你半个月零花钱还贵!”邻居问起,她只能苦笑着解释:“我家娃‘吞了金子’,得‘守着屎找财’。”
直到10月26日,连着两次“翻找失败”的纪女士终于扛不住了——儿子倒是没喊疼,可她越想越怕,拽着孩子就往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跑。病历单上“胃内有异物”的诊断让她手心冒汗,可没想到上午刚做完检查,下午儿子就给了“惊喜”:金豆子安安稳稳地躺在大便里,闪着和买时一样的光。
“当时我拿着金豆子,又哭又笑——6天没睡好的觉,终于能补回来了!”纪女士把经历发到社交平台,评论区立刻炸了:有人调侃“这是史上最‘金贵’的排便”,有人分享“同款熊孩子”:“我家娃去年吞过磁力珠,吓得我连夜去医院”,还有人补刀“妈‘屎贵论’,能进‘家长经典语录’TOP10”。
笑归笑,纪女士的提醒比金豆子还实在:“我是运气好,金子没棱角,要是吞了硬币、电池这类东西,后果不敢想!大家可得把贵重物品藏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——你以为是‘理财’,在娃眼里就是‘玩具’!”
其实,每个“熊孩子”的“离谱操作”背后,都是家长的“兵荒马乱”。这颗“旅游”了6天的金豆子,不仅是一场虚惊,更成了无数家长的“警示课”:那些你以为“安全”的东西,可能正是孩子的“好奇陷阱”。就像纪女士说的:“多留个心眼,总比‘事后找金子’强。”
说到底,所谓“熊孩子”的成长,就是家长在“哭笑不得”里学会“未雨绸缪”——毕竟,比起“找金豆”的热闹,“平平安安”才是最金贵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