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部:反对英方以涉俄为由制裁中企

编辑:云舒 浏览: 121

导读:10月15日,英国一则“新一轮涉俄制裁清单”,把11家中国企业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。名单里,这些企业因所谓“涉俄相关活动”被列管,理由模糊得让不少做中俄贸易的人摸不着头脑:“我们卖

10月15日,英国一则“新一轮涉俄制裁清单”,把11家中国企业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。名单里,这些企业因所谓“涉俄相关活动”被列管,理由模糊得让不少做中俄贸易的人摸不着头脑:“我们卖的是民用建材,进的是普通机械零件,怎么突然就成了‘制裁对象’?”

面对这波“莫须有”的制裁,商务部的回应来得直接又坚定:“中方坚决反对英方以涉俄为由,对11家中国企业采取列单措施。”这句话里藏着三个“硬核事实”——其一,中方一贯依法依规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,企业的每一笔合规业务都受法律保护;其二,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是市场经济的合理行为,不该被第三方“横插一杠”;其三,英方的单边制裁既没国际法依据,也没联合国授权,就是“自说自话”的任性操作。

“早上看到制裁名单,我们全公司都懵了。”一家被制裁企业的外贸经理说,“我们和俄罗斯客户合作了五年,做的都是民用家具出口,所有手续都齐全,英方连调查都没做,就把我们列进去,这不是‘乱扣帽子’吗?”这种“躺着中枪”的委屈,戳中了很多跨境企业的痛点——当“政治化”的制裁砸下来,受伤的永远是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。

更让人无奈的是,英方明明知道中英经贸关系正保持良好势头——去年两国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,英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越做越大——却不顾中方多次交涉,执意对中国企业“动手”。正如商务部所说:“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中国企业权益,也给中英经贸合作蒙上阴影。”

其实,这场“制裁风波”的核心,从来不是“某家企业”的问题,而是“规则要不要守”的问题。中国一直说“要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”,但贡献的前提是“公平”——你不能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,一边用制裁砸中国企业的饭碗;你不能一边喊着“自由贸易”,一边用“政治算计”破坏市场规则。

商务部给英方提了个“醒”:“立即纠正错误做法,撤销对有关中国实体的制裁。”这句话不是“威胁”,而是“提醒”——在全球化的没有谁能“跳出规则之外”。你今天对别人耍的“任性”,明天可能就会回到自己身上。而真正的“共赢之道”,是放下制裁的大棒,坐下来谈合作;是扔掉“莫须有”的帽子,用规则说话。

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不管遇到多少“拦路虎”,有一点是肯定的:国家会坚决维护你们的正当权益。就像那位外贸经理说的:“看到商务部的回应,我们就放心了——不是我们做错了,是对方不讲理。只要有国家撑腰,我们就能扛过去。”

说到底,这就是中国的“底气”:我们不惹事,但也不怕事;我们讲合作,但更讲原则。希望英方能早点明白:制裁不是“万能药”,任性只会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而真正的“聪明选择”,是和中国一起,用合作代替对抗,用规则守护共赢。

文章插图

免费获取咨询

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

免费咨询

热门服务

更多

最新资讯

更多